如何选择o型环
2020年5月23日

如何选择o型圈

众所周知的o形圈是密封中最常用的密封件。然而,由于选用、槽型设计、加工、装配不当,往往会造成漏油故障,可谓是小而坏的事情。

我国国家标准中关于o形圈尺寸的标准为GB1235-76、GB3452.1-88、GB3452.1-92,其中的截面直径(又称线径)为o型环GB1235-76中规定的o型圈有1.9、2.4、3.1、3.5、5.7等,o型圈采用“外径x线径”的标记方法,一般称为旧国标;GB3452.1-82与GB3452.1-92基本相同,一般称为新国标。其规定的o形圈截面直径分别为1.8、2.65、3.55、5.3等。新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惯例,o形圈采用“内径x线径”的标记方法


在选择o型圈时,应尽量采用新的国标。使用线径2.65和3.55是最常见的。当外径大于30左右,且结构尺寸允许时,尽量使用直径为3.55的o形圈,以达到更大的压缩和接触面积。


有关资料o形环主要是丁腈橡胶和FKM,它们更适合高温条件。


除材料外,o形圈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硬度,一般用肖氏硬度来表示,从60到90左右。数值越大,硬度越高。在相同压力下,硬度越高,防止挤压(变形甚至撕裂)的能力越强。因此,应选择硬度较高的o形圈。


然而,市场上常见的o型圈都是由丁腈橡胶制成,肖氏硬度一般在70左右,很难满足相当一部分工况的要求。


o型圈密封的槽型设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,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动密封、轴向静密封和径向静密封。法兰、箱盖等o形圈采用轴向压缩,便于组装,保证密封性能。此外,我国国家标准中的沟槽尺寸标准已经明显滞后。例如,外径o形环在国家标准中密封槽内压等于o形圈密封的外径,而PARKER法兰接头的o形圈槽的外径小于o形圈的外径。设计时应适当参考国外标准。


不要在o形圈的密封面上涂扁平密封胶,可以在o形圈上涂少量黄油,防止其脱落。在维护时,o形圈的规格应根据槽形尺寸确定,而不是线材直径越粗越好。


相关产品